专场:云原生下的DevOps
从研发角度,云原生是以虚拟化和软件定义基础设施的技术为基础 以容器化,微服务,和Kubernetes技术为助推器实现系统开发,交付和运维的速度和敏捷。云原生下的DevOps结合DevOps的理念和云原生平台的能力,涉及至到低代码,自动化部署、容器化管理、自动化测试、服务网格、微服务/API治理、监控工具、日志管理、可观测等方方面面,目的都是让软件研发团队对底层应用基础服务设施开箱即用,快速从开发到部署,轻松管理应用程序;从而赋能企业IT部门,提高运维及开发效率率,提升交付质量。云原生DevOps在面对多云资源整合和跨云安全等新挑战的同时,未天来DevSecOps,业研一体(BizDevOps),服务网格技术,云边端一体、混合云及行业云平台等都是值得探索和讨论的技术发展趋势。

专场出品人:金新明
平安科技 首席架构师
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系和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,分别获得软件工程和自动控制博士学位,曾任职于多家国际银行。2021年9月加入平安,协助在集团层面推动技术架构的建设和优化,负责平安集团的研发和架构领域,推动平安集团技术规划和架构的迭代优化以及研效提升。曾参与开发广东省银联第一个POS跨行集成系统,负责设计多个大型企业和金融核心系统以及银行的整体企业架构。
张志勇
小米  效能研发团队负责人
2018~至今,在小米管理效能研发团队,负责云原生中间件、可观测性、容器化、serverless等产品的架构设计及开发工作;
2014~2018先后在京东、阿里从事中间件架构及研发;
Apache Dubbo Committer


擅长领域:云原生可观测性、中间件、容器化、mesh、serverless等领域
待定
待定
云原生时代的应用可观测性平台
1. 服务稳定性保障(1-5-10)面临严重的挑战:服务质量度量指标缺失、接入效率低、依赖复杂、链路无法串联、定位周期远远大于预期。
2. 结合上述实际问题,我们的想法是打造一款这样的可观测性平台:
  效率高、侵入性低、指标丰富、链路完整、排查问题不依赖高级工程师
1. 主要考虑是要解决业务的实际问题,一个是观测要准(比如和业务code码打通),一个是观测要快(符合1\5\10标准);
2. 技术选型主要遵循CNCF云原生规范、OpenTracing标准及prometheus\grafana规范等;
3. 目前这套可观测平台已经成为了小米集团的可观测事实标准,目前已开源(外部企业用户2+);
4. 收益体现在两个方面,质量上潜在风险识别并消灭了近100+处,效能上识别定位问题准确度和快捷度各提升了50%+和100%+;
1. 可直接复制该可观测方案和产品在企业内部落地,代码和产品整体已经开源;
2. 交流云原生可观测系统在电商、线上/线下融合业务场景下的落地经验
内容大纲
听众收益
邱骞
字节跳动 研发工程师
字节跳动SRE平台高级研发工程师,先后就职于百度,京东,21年加入字节,8年+互联网经验,目前负责字节BKE(bytedance kubernetes engine)平台,构建K8S底层系统的产品化能力(Kubernetes as a Service)
,规范化、标准化全公司K8S系统管理平台。

待定
待定
字节基础架构云原生K8S运维平台实践
面对字节跳动K8S集群规模快速扩张,运维平台如何平衡业务需求和保障稳定性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本次将重点讲述云原生K8S运维平台在平台自身建设和集群稳定性两个方向上的实践。在自身平台建设上,从不同视角抽象底层模型,满足业务不同需求;针对超大规模下集群运维,我们将分享在大规模集群运维情况下,如何自动化处理机器故障,减少人力投入;在稳定性方面,我们将从线上故障分析和历史故障数据入手,对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以提升变更异常发现率,减少故障影响范围,提升客户体验。
1. 云原生运维现状&面临的挑战
2. 云原生运维平台建设
        -不同视角模型抽象
3. K8S集群稳定性建设
        -容量保持与自愈
        -变更风险控制
4. 展望
1. 了解云原生运维平台设计理念
2. 了解通过机器学习方案提升变更场景下稳定性
内容大纲
听众收益
刘真
平安DevOps平台产品团队负责人
平安科技DevOps领域产品团队负责人,DevOps、数字化领域专家。负责平安DevOps领域整体产品规划及能力搭建,主导了包括平安集团、招商证券,在内的多家大型金融集团的研发管理变革及实施落地。

擅长领域:擅长多业务协同的DevOps、BizDevOps等本地化解决方案及工具平台化建设,尤其在生态建设及商业化运作方面有较多的心得及经验。
待定
待定
由浅入深-解析BizDevOps演进之路
在数字化时代下,随着Dev与Ops的融合互通,Devops体系实践⽅法及经验度逐渐完备;IT与业务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,IT的任务将不再仅限于从明确的业务需求到产品软件设计交付;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实践,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的增加。同时业务对于产品迭代,反馈和持续交付的诉求也越来越⾼;业务与IT之前存在的各种隔阂与⽭盾问题越发迫切,如业务流程与IT研发的数据关联性缺失,业务需求价值评估规范定义不清,投产过程中的资源投向模糊等,BizDevOps将是业务与IT技术关系重塑的必然结果;本议题将解析业务与IT之间所⾯临的挑战和问题,从这些问题出发由浅⼊深的解析如何构建BizDevOps的数字化模型和实践体系。
平安基于多年DevOps/敏捷等研发实践经验,总结和推演出「BizDevOps业产研⼀体化运作体系」模型,通过从业务组织变⾰到拉通业务与IT之间的研发交付流程,透明化上下游信息数据,将业务流程全⽅位落地研发管理⼯具,为研发效能画像,资源投产等补充企业经营模型缺⼝,助力集团IT/业务经营效能整体提升。本次分享平安从BizDevOps产⽣的背景,解决的核⼼问题,基本解法,实践体系等⽅⾯,在需求协作,技术⼯程,研效度量,由浅⼊深-解析平安BizDevOps演进实践之路。
1. 如何从分析业务需求及需求价值管理⽅法,确保⾼质量源头输⼊,为⾼效,⾼质量的交付价值提供创造的前提?
• 通过业务需求产品地图式管理业务需求的提出路径,提供需求⽬标对象的准确性核验,缩短从业务到研发的流程距离;
• 通过打破职能竖井,建⽴“业,产,研”协同价值机制,⾃上⽽下,有效进⾏价值传递,价值有效溯源;
• 通过多维度需求价值模型,⾃动化价值分析结论,多⽅⾯价值评估测算,价值排序参考,减少需求价值试错率,确保⾼质量源头输⼊;
• 通过三层关系联动及信息透明,建⽴问题与阻碍的易识别性;通过“管⼀层看⼀层“的管理⽅式,确保⾼效业务交付;
2. 如何建⽴⾼效的业务探索,调整交付和反馈机制,赋能数字化产品的业务创新与发展?
• 通过组织管理变⾰,改变业务协同机制,重塑业务与技术关系;调整组织管理认同度,优化反馈机制与链路管理;
• 通过业务价值驱动,打通业,产,研等价值交付链路,价值传递与价值跟踪的⽅式促进业务发展,激发业务创新;
• 通过统⼀的数字化交付模型,打通业务协同与⼯程交付,共享底层数据,重构上下游交付流程,提升交付效率;
• 通过业务创新提升,建⽴从源头-过程-发布的⾼效产业交付⽣态,不断赋能数字化产品的创新与发展;
3. 如何从技术和⼯程实践⽅法将⾼校交付转化为持续高效?
• 通过提⾼资产可复⽤性和可维护性,提升⻓期效率,避免局部效率与短期⾼效;
• 通过研发资产沉淀,建⽴共建共享⽣态,提升资产复⽤率,提升⼯程相应速度的可持续性
• 通过聚合和管理资产及⼯程实践,有效的资产管理⽅式,不断演进迭代,影响⼯程认知场景范围;
• 通过场景化适配落地⼯程交付流程,从⼯程交付与业务响应层⾯,形成有效的发布闭环,建⽴持续发布能⼒;
4. 如何通过从BizDevOps的实践应⽤中建⽴从度量体系,改进业务组织效能的提升?
• 通过全流程⾏为路径监控管理,全要素分析验证,数据驱动持续改进交付与业务价值质量;
• 通过全链路的系统级度量及信息化管理,实时洞察分析,助力企业及组织经营管理可持续化;
• 通过效能分析报告及投产资源过程可视化,驱动技术投产精准化;
• 通过场景化⽬标建⽴可靠的度量体系,⽀撑保障对各⽅⾯的牵引落地,提⾼组织效能;
了解如何通过拉通业务(Biz)-开发(Dev)-运维(Ops)等职能⻆⾊,建⽴客户价值驱动的数字化研发⼯程体系,重塑业务与IT之间的关系,建⽴BizDevOps模型体系,并从BizDevOps的实践应⽤中建⽴从度量体系,改进业务组织效能的提升。 
内容大纲
听众收益
鲁四喜
腾讯 支付与金融线 金融综合测试负责人
有超过17年软件研发经验,5年以上的技术团队管理经验,从事过多种ToB和ToC行业,包括网络安全,互联网音乐,互联网家装,区块链,AI算法及产品,金融科技等,职场上待过日企、美企、创业公司、BAT大厂。目前在腾讯支付与金融线负责金融应用的质量保障及团队管理工作,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产品质量、提升研发效率。
擅长领域:后台测试,AI算法测试,技术管理。
待定
待定
微服务架构下的测试体系建设
随着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技术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业务采用这类架构来开发,对测试人员来说,也带来了一定的测试挑战,传统的面向单体的测试体系已经无法应对这些挑战。本次分享主要围绕着微服务架构的特点以及其带来的挑战,和大家分享应对之道,如何构建一个面向微服务架构的测试体系。
1. 微服务的基本概念,包括:云原生及微服务等
2. 微服务架构下的测试挑战和应对之道
        1) 单服务API接口的测试
        2) 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的生命期管理测试(服务发现/注册流程验证,服务失败,实例漂移等)
        3) 微服务的配置测试(如何保证多个实例配置的一致性,服务上下游的timeout配置等)
        4) 微服务越来越多,服务链路更长,定位问题难,服务日志采集及调用链路的可视化.
        5) 服务调用链路异常,服务间的强弱依赖链路,服务降级测试,服务的中断重入测试。
        6) 服务间的消息异常测试:如:并发和消息时序,重复消息(幂等),消息丢失,防篡改等
        7) 服务间的数据一致性测试(如:pb协议之间,底层多db之间,pb协议兼容性,时钟的一致性等),以及契约测试等。
        8) 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事务的设计及测试思路
        9) 多实例分布式部署下的测试,如:多set路由机制,容灾测试等.
        10) ...
3. 总结--微服务架构下的测试体系
了解微服务架构下的常见的测试难题,并掌握对应的测试策略,对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业务的测试将更加的全面。
内容大纲
听众收益
关注QECon公众号
议题投稿
Speaker@qecon.net    
票务联系
15901265561  小娟
媒体合作
13516196409  皮皮
商务合作
15122643988  木子